周寧縣長葉其發:適應全面從嚴治黨新常態
適應全面從嚴治黨新常態
周寧縣委副書記、縣長 葉其發
新修訂的《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》和《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》,是對黨的十八大以來管黨治黨理論和實踐成果的深刻總結,是新時期全面從嚴治黨的制度利器和治本之策。認真學習領會、深入貫徹落實《準則》和《條例》,扎實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,努力打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,對推動周寧科學發展、加快發展意義重大。
擰緊思想認識“總開關”。知者行之始,行者知之成。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,黨中央已經為全黨立起了旗幟、做出了榜樣。作為一級黨的組織和一名領導干部,要增強政治意識、大局意識、核心意識、看齊意識,向黨中央看齊,向習近平總書記看齊,向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看齊,深入推進《準則》和《條例》在本地區本單位的貫徹落實,確保全黨統一意志、統一行動、步調一致。思想“閘門”不緊,言行舉止就會“漏風”。認真學習貫徹兩項法規,必須摒棄模糊認識,掃清思想障礙,提升黨性修養,切實增強貫徹兩項法規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,使黨規黨紀意識深深扎根于廣大黨員干部心中,真正落實到行動上。
嚴守紀律規矩“樹標桿”。人不以規矩則廢,黨不以規矩則亂。從歷年來查處的腐敗案例來看,黨員干部違紀違法都是從黨規黨紀意識淡化、組織紀律觀念淡薄開始的,《準則》和《條例》的修訂頒布正是著力解決管黨治黨和執行紀律失之于寬、失之于松、失之于軟的問題。守紀律講規矩是黨員干部的基本要求,作為領導干部更應高標準、嚴要求,以身作則、率先垂范,知敬畏、存戒懼。要守住規矩“底線”,不做特權干部、特殊黨員,事事按照規矩辦;要不踩黨紀“紅線”,利劍高懸、心存戒尺,筑牢紀律的籠子;要把握生活“界線”,保持健康情趣,不斷提高拒腐防變的免疫力,做廉潔自律的“清白人”。
找準學習貫徹“切入點”。制度的關鍵在于落實,紀律的生命在于執行。學習貫徹《準則》和《條例》,要積極拓展學習宣傳教育方式,真正做到入腦入心,確保不虛、不空、不偏。堅持緊密聯系自身實際,認真對照“四個必須”、“八條規范”和“六大紀律”,把自己擺進去,把思想擺進去,把問題擺進去,著力找差距、補不足,向“高線”看齊。深入結合工作實際,堅持兩手抓、兩促進,把兩項法規的落實抓在日常、嚴在經常,為各項工作提供遵循并保駕護航。創新學習教育載體,除了將《準則》和《條例》納入黨委中心組學習、黨校課程、黨員學習規劃等常規教育外,還要以黨員干部易于接受、貼近心聲的方式,通過組織宣講、知識測試、舉辦競賽等多種有效載體,使學習宣傳貫徹兩項法規更接地氣、富有生氣、卓有成效。
落實主體責任“勇擔當”。權力就是責任,責任就要擔當。要把學習貫徹《準則》和《條例》作為落實好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的重要抓手,切實做到守土有責、守土盡責、守土負責。要牢固樹立黨的觀念和執政意識,牢固樹立“不抓黨風廉政建設就是嚴重失職”的意識,全面履行黨委主體責任。要落實省委提出的看黨委有沒有抓加強教育、看有沒有抓制度建設、看有沒有抓“一把手”、看有沒有抓查處、看有沒有抓部署檢查落實的“五抓五看”要求,在抓好自身主體責任落實的同時,要督促下級黨組織落實主體責任,對履責不力的要嚴肅問責。通過問責把壓力傳導下去,促使各級黨組織切實把主體責任擔起來,形成一級抓一級、層層抓落實的工作局面。
責任編輯:吳圣錦